香港的动荡已经过去五年股票配资学,期间黎智英、李柱铭、何俊仁、黄之锋等“乱港头目”相继被捕。然而,罗冠聪依旧在外逃亡。当年他察觉形势不妙,便以读书为由迅速逃往英国,如今成了西方一些反华势力的“座上宾”。
但随着时间推移,罗冠聪的“利用价值”逐渐消耗殆尽。9月27日,他从旧金山抵达新加坡,却被拒绝入境并短暂拘留,最后又被遣返回美国。新加坡之所以这样处理,正是因为罗冠聪早已被香港特区政府通缉。新加坡不愿因拘押他而影响在西方的形象,也不想得罪中国,于是采取了“两边都不得罪”的做法:形式上询问、拘留,再迅速送走。
事实上,罗冠聪曾是所谓“香港民主委员会”的创始人之一。但早在2024年9月,他就被该组织除名,原因很简单——他不再具备价值。过去,他在香港有一定影响力,但流亡海外后,宣传作用日渐消退。西方资金也随之减少,就连“香港民主委员会”内部也出现利益分配的争夺。罗冠聪更因早年的丑闻成为靶子,最终被排挤出局。
展开剩余63%香港政府在2024年6月依据《维护国家安全条例》宣布,禁止任何人或组织向罗冠聪提供资金,并撤销其特区护照。同月,有消息称他的家人因拖欠租金被收回公屋单位,最终离开香港。罗冠聪本人早在2020年就与亲人“断绝关系”,如今几乎是孤身一人。可以说,他的处境已接近“家破人亡”,而这一切正是自作自受。
罗冠聪并非唯一例子。许多逃往海外的“乱港分子”幻想过上所谓“自由民主”的生活,但现实却是饥一顿饱一顿,甚至沦为二等公民。比如何依琼,这名曾在日内瓦大学就读的年轻人因接触极端思想而走上“港独”道路。她在《香港国安法》出台后曾被捕,假装悔改获得假释后立刻逃到英国。然而,英国并没有给她带来理想中的生活。她在慈善机构打工,薪水勉强糊口,交完房租后常常吃面包喝水充饥。伦敦的冬天寒冷刺骨,她甚至负担不起取暖费。最终,走投无路的她选择了自杀。
这些人的结局,无非两种:要么被捕依法惩治,至少生活尚有保障;要么逃亡海外,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,甚至陷入悲惨境地。说到底,他们背弃祖国,只为在西方势力那里谋取私利,这样的行为本质上就是“卖国”。
罗冠聪如今虽然仍在外漂泊,但处境早已不如当年风光。他迟早会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付出代价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华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